一个平淡无奇的晚上,看了一会(其实将近两小时)B站上某主播直播的录播,打开浏览器打算看一会数据结构的MOOC,突然瞥到博客园首页上的推荐:对于大学4年的反思。作为一个大三,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各种期许,列出一大堆计划,但执行力几乎为0的,从而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非常不满意的我,对这种类型的标题几乎没有抵抗能力。于是,照例点开,照例做好“打鸡血-血凉-一切如故”的准备。

不出所料,看完文章,鸡血满满。但是,我对自己这种燃完就忘的状态也很深恶痛绝,每次看完此类的文字,总是在心里对自己敲敲敲,敲到脑壳疼,列出一个完美到不可能执行的计划,然后一觉起来忘了这回事。怎么办呢?这次做一点不一样的事吧,写下来,不止写给自己看,挂到网上,如果又这样一觉如故,就让看到这篇文章的所有人(如果有人看的话),戳戳戳我,戳到脸红。

回到正题,写写大学前三年都干了什么。回顾过去,警示现在,未来才不会走歪。

对于编程,最初的启蒙应该是初一的时候,那个时候刚刚从镇子里到县城上学,第一次独自离家,到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,父母每周来学校看我一次,顺便把囤积一周的脏衣服洗掉(脸红,一直到现在都很少自己手洗衣服。。)有一天,班主任让班里数学好,有兴趣参加信息竞赛的同学到他那里报名培训。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明白,班上同学大都报了,自己也傻乎乎的报,独自在外,最怕不合群。于是,莫名其妙地被选上。记得还花了50块钱买教材,对于那时的我,这真的是一笔巨款。当时学的是Pascal,每天下午自习和晚自习的时候上课,作业完全没有时间写。又因为是寄宿学校,管理很严格,熄灯之后不允许有任何光线,要不就会被值班老师“扣分”。所以几乎每天都要躲在被窝里打手电写作业到很晚。这些其实都还好,自己还在坚持。直到老师说,国庆节需要留校上课,就毅然决然地退出了。。还依稀记得当时讲的循环、选择什么的,经过国庆七天的疯玩,忘得渣都不剩。

到了高考,因为高三下学期的突然松懈(有点后悔,但是也对自己孤僻的性格改变很多),成绩离理想差的有点多。那时中了南方周末的毒(12年王澍得了普利兹克奖,有一期专栏介绍),一心想读建筑,无奈天大哈工湖大,一个都上不了,上网查了一个“建筑学排名”,一个一个看,能不能上?不能下一个,能不能上?咦可以。于是,报!志愿写上和建筑沾边的一切:建筑,城乡,景观,土木,建环,工程力学。然后,就被工程力学录了。。。当时连建筑的新生群都加了,加了一堆学长学姐,结果,造化弄人。(现在回想起来,还有点庆幸没入土建这个坑)

大一   

刚进大学,因为被录了“第六志愿”力学,满是被调剂的怨气,憋着一股气想转专业。我们学校比较强的是土、机、电,进了大学,开始接触了一些唱衰土建的言论,又因为女朋友被电气录了,所以决定,转电气!转专业需要成绩啊,电气又是第一难转的专业,一般只要该专业转电气的第一名,所以励志好好学习。每天上课和室友组队抢前两排,晚上陪女朋友,然后深夜学习。。也是那个时候开始,睡的越来越晚,12点,1点,2点。。但是那个时候真的是熬夜学习,不像现在,为了熬夜而熬夜。但是,熬夜学习的效率又能有多少呢?到了期末出成绩,专业7/90,当时第二名想转电气,于是转电气的计划宣告破产。实在不想在力学待,就考虑转机械或者信息。因为转专业失败的后果太为沉重,最后,还是转了信息,我们学校的通信还行,就通信吧。确定转专业后离期末还有一段时间,正在学的课突然有一大半变成了选修,于是就开始放飞自我。大一寒假接触了炉石,一有空就打炉石,一打一个下午一个晚上。明面上还在学习,抢前排,其实占着第一排玩手机。整个人都散了。期末考的及其差,不过还好一门没挂。

大一上学期开始接触建模,和不认识的两个人尝试水了一个比赛,不出所料没拿奖。当时真的是一点了解都没有,没有基本概念,该做什么都不知道。大一下学期,和室友还有女友组队,有了第一次的经验,至少知道应该做什么了。。我负责写程序,用matlab,当时真的连程序是什么都不知道,网上抄抄书上抄抄,基本就把matlab当个计算器用。还好,拿了个市级的二等奖。经过这次比赛,有了盲目的自信,建模不过如此,于是当了铁头娃,参加暑期培训,因为自己水,代码靠网上抄,基本没练到东西,参加建模国赛,三天三夜300块钱,什么都没捞着。

大一过的还算积极,高中的惯性还保留着,习惯性地努力。加上转专业的念头没消失过,除了临近期末的那段时间放飞了自我,整体还算积极。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参加ACM,没有丝毫入门的意思。

大二

进了新的专业,新鲜感不输于刚进大学,好不容易转了专业,满是学习热情。那个时候学的都是C语言,数电之类的基础课,学的很开心。感觉,哇,好喜欢这个专业。虽然要补课,但是因为学的比较认真,又感兴趣,所以压力不算大。5月份参加了学校的建模新秀杯,累了三天,想放松一下,加上学期过半,有点点松懈,炉石打的多了点,但总体还行。因为听说“节能减排大赛”好拿奖,自己当组长拉了几个室友和女朋友的几个室友组队,找了电气院的书记,结果因为专业杂(力学+通信+电气+交运),队伍被拆开,电气的组了一队做DC-DC变压器(好像是这个,不是很懂),我被分到另外一组做制动能量回收,负责搭一个APP作充电桩的定位。那时候我连C语言都没学完,还是满口答应下来,真的是头铁。。寒假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安卓开发的书,加上下学期准备“预习”的专业课,千里迢迢带回家,基本没翻开过。专业课到是看了快2周的视频,但是基本不懂。。寒假效率真的是低,身处一个安逸的环境下,很难保持自己不懈怠。对自己的掌控能力真的太不够了。

到了下学期,花了一个多月,在网上找了一个“高德地图API”,对着配套的视频,一个字一个字的敲,抄了一个几乎不懂的APP,居然可以用。又做了几个建模的比赛,开始接触一些机理题,还是抄代码。这些比赛真的养成我很不好的习惯,有什么问题,第一反应是网上抄一个,而不是去钻研。其实就是对自己编程能力的不自信,怕去钻研,怕出不来结果,怕花时间。这可能就是没有从一开始接触完整编程训练的恶果吧。参加ACM新秀杯,一题都未作出。心灰意冷。

下学期接触的课程又都是一些物理概念很强的课,电磁场,信号与系统,模电,学的没有上学期开心,导致这个学期课学的虽然说得过去,但是对专业的喜爱已经完全消失:原来我不是喜欢通信,我是喜欢计算机啊。。开始懊悔自己为什么没有转到计科。也算是大学的一个转折,虽然总体还能表现地积极,但是热情已经消退,只是强打精神。暑假再次参加建模国赛,拿到省一,立誓再也不碰建模。

大三

上学期其实事情不是很多,但是成绩还是没有起色,空闲时间变多,学习的时间却没有增加,以前总是找借口自己事情多,其实不是事情多。是因为没有了当初的热情。在大学,在周围90%人都浑浑噩噩的环境下,我也变得麻木了。怪环境吗?更多怪自己。环境是死的,但是人可以选择环境。你无法控制室友不打游戏,但是你可以选择走出寝室,到图书馆。你无法控制周围的同学上课不说话不玩手机,但是你可以选择坐到第一排,那里没有人会打扰你(你有多久没坐过第一排了呢?)。翘课开始变得频繁了起来,不是因为事情翘课,而是单纯的因为不想上课而翘课。期末复习的那段时间,和专业第一的学霸一起复习,感触很深,学霸每天不完成任务绝对不起身,心无旁骛,凌晨3点起步4点家常便饭,早上8点之前一定现身。差距大吗?很大。你能做到吗?原来大一的时候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吗?现在呢?没有热情了。

现在,到了保研的时候,是收获的时候,然而我连收获的热情都没办法提起来。拖延症越来越严重,交材料都要等到最后截止的时间。拿到一个offer后,整个人都轻松的不行。这样你就满足了吗?

 

多年以后,回想起大学的时候,你的反应不是感谢大学时期的积淀,而是懊悔,“如果当年...”,可悲吗?

别让环境和时间抹去了你的棱角。

警醒。

http://www.cnblogs.com/wisematch/p/6926499.html

延伸阅读

三人行,必有我师-Java培训,做最负责任的教育,学习改变命运,软件学习,再就业,大学生如何就业,帮大学生找到好工作,lphotoshop培训,电脑培训,电脑维修培训,移动软件开发培训,网站设计培训,网站建设培训三人行,必有我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