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名程序员的作家梦

维尔从小就想当一名作家。他父亲是粒子物理学家,母亲是电力工程师,在北加州的家里有两大书柜科幻书籍,他读着经典科幻作品长大:阿瑟·克拉克、伊萨克·阿西莫夫、罗伯特·海因莱因……他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东西。

上大学时他写出了人生中第一部科幻小说,写的不怎么样,情节蹩脚,故事乏味,他把手稿差不多都毁了,除了被他妈妈藏起来的那份,因为她知道一旦被维尔找到会是什么下场。

维尔不是那种为了作家梦甘愿过得穷困潦倒的艺术家类型,他决定先学一门技能,给自己找份工作再说。他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学计算机科学,之后在 AOL 找到一份程序员工作。20 世纪的最后十年互联网开始生长,AOL 在当时如日中天。1999 年 AOL 收购网景公司,维尔下岗了,并被要求卖掉手里的 AOL 股票。

这时维尔快 30 岁了,手里有一笔钱,接下来好几年不用工作也能活下去,于是他决定再试一下写作。他用三年时间写了人生中第二本书,自我感觉比第一本好不少。维尔把书发给出版社,没人感兴趣。这次维尔彻底死了当职业作家的心,安心回去做程序员。

维尔说自己是一个书呆子(dork),他喜欢研究东西。他研究的东西包括天体运动,阿波罗十三号登月任务,人在死后的世界,NASA 是怎么运作的……接下来十年里,他时不时写点跟这些有关的小文章放在个人博客上,渐渐获得几千个固定读者。有一次他写了一篇叫「蛋」(The Egg)的短篇,设想人死后的世界,这个故事不长,五分钟就能看完,大家很喜欢,有好几百万的浏览量,这给他带去很多读者。

(维尔看科幻小说长大,一直想当作家。)

《火星救援》的诞生:找读者帮忙

《火星救援》是他的博客文章之一。火星是 50 年代科幻小说一大主题,维尔对它一直很着迷,他经常做白日梦,「如果把一个人放到火星上,他怎么活下来?」

没有外星人,没有戏剧性地星球毁灭,只有一个人和一个冰冷的红色星球,在人类社会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如何求生。维尔创造了一个叫马克·沃特尼(Mark Watney)的宇航员和近未来一个叫阿瑞斯(Ares,古希腊神话中的战神。维尔在此沿用 NASA 喜欢用古希腊神话中人物命名太空探索任务的习惯。)的载人火星任务,在阿瑞斯任务第三期中,沃特尼因为突发事故被遗留在火星上,一个人,他必须利用所有能利用的资源求生。

很多人把这本书形容为火星版的鲁滨逊漂流记,与那个经典求生故事不一样的是,马克·沃特尼的故事要风趣、吸引人几百倍。

故事以沃特尼的日记形式讲述,跟维尔自己一样,这位宇航员也是一个大号书呆子,而且有极其旺盛的幽默感,满嘴脏话,搁在火星求生模式的背景下对比强烈,愈发好玩。玩笑之外是他的智慧、勇敢、冷静、知识,和各种与生存有关的科学问题,后者是这本书的核心。

延伸阅读

学习是年轻人改变自己的最好方式-Java培训,做最负责任的教育,学习改变命运,软件学习,再就业,大学生如何就业,帮大学生找到好工作,lphotoshop培训,电脑培训,电脑维修培训,移动软件开发培训,网站设计培训,网站建设培训学习是年轻人改变自己的最好方式